中国粮食连年丰收,为什么白酒都是用酒精勾兑,而不用粮食酿造?

谢邀!粮食虽然年年丰收,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粮食都用于白酒的酿制,过去白酒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才导致了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合法性。所以粮食酒虽好,但也不代表食用酒精就是不能喝的酒,食用酒精与香料勾兑的白酒也是经过国家标准检验的,也符合食用标准,只是“勾兑”一词在很多没有深入了解的喝酒人士眼里属于非法制酒的标

谢邀!

粮食虽然年年丰收,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粮食都用于白酒的酿制,过去白酒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才导致了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合法性。所以粮食酒虽好,但也不代表食用酒精就是不能喝的酒,食用酒精与香料勾兑的白酒也是经过国家标准检验的,也符合食用标准,只是“勾兑”一词在很多没有深入了解的喝酒人士眼里属于非法制酒的标识,因此排斥食用酒精酒。

每个人接受白酒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同,选择让自己最舒服的一款白酒来喝就行,只要合理饮酒,粮食酒和食用酒精酒对人体都不会有太大伤害的!粮食有限,不需要过于挑剔!

食用酒精勾兑白酒技术该不该废除掉?

加上昨晚的修改,这是第六次补充帖子,昨天说自己增加帖子内容像笨蛋和面—-硬了加水,软了加面,终于小盆换大盆,大盆换案板,我看再揉下去,案板也得加宽了。

酿酒只是我的爱好,我还有本职工作,囿于精力和水平,也没办法一次性把大家的疑问全部回答完,我是这样想的:先这样互动着,搜集着问题,目前将近四百条评论,涉及技术领域的,我基本上都回复了,尽可能把大家存在的疑问,以及明显有背实际操作的说法,汇总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脱水贴放在我的文章里,为喜欢喝酒的人以及关心家人、朋友健康的人,提供一些参考,能帮到他人的话,善莫大焉。

今天主要说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液态酒是以什么为原料,谁提出来的我已经忘了,我先说下我对所有技术类问题的做答原则,那就是必须以国标为理论依据,因为如果不确立一个标准,问题就没办法界定范围,答案可以没边没沿地胡乱延伸,但我也绝不是本本主义—-国标归国标,现实是现实,我最终会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现实情况上,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现在说回正题,根据国标GB/T20821-2007的规定:液态法白酒(Chinese spirits by liquid fermentation)是“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者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调而成的白酒”(具体国标图例文中可见)。

这句话里的“糖化”、“香醅”、“串香”都是相对陌生的技术性语言,因为很占篇幅,我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去搜,简单说一句就是:液态法白酒的香,不是粮食发酵而来,是通过使用“香醅”这种东西经过“串香”而来,一句话,人工干预的,不是天然的。

最核心的意思在“含淀粉、糖类物质”,没有规定必须是粮食,对吧?可以是葛根、薯类、甜菜头、植物杆茎叶等等,最重要的是括号里的“食用酒精”四个字,不用再说了吧?

事实上,既然允许使用食用酒精,那谁还费劲地去折腾葛根和薯类?那是上一个环节(酒精制造企业)的事情了。

第二个问题我记得很清楚是一位叫做“大圣杜哥”的网友提出来的,说实话看他的文字我很无语,这位先生说我“有些写的对,有些不对”,那我就理解为他的水平是要高于我的,不然怎么能发现我的错误呢?

但问题是看他的留言,我发现这位先生不具备白酒行业的基本常识,完全就是想当然的张口就来,其实这没什么,因为这种人多得是,但我看到有人给他点赞我就坐不住了—-不懂还瞎说,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因为这位先生行文比较混乱还有很多错别字,我简单归纳下他的四点意思:1、液态法白酒是用粮食加水发酵制成的;2、液态法白酒成本远高于固态法;3、液态法是最原始的酿酒方法;4、固态法白酒的营养价值远不及液态法。

看完这样的叙述,如遭雷击,瞬间石化,真是人有多大胆,嘴有多大铲。

第一条、说明这位先生完全不清楚什么叫固态法和液态法,固态法指的是酿酒的原料是粮食(粉碎后的形态也是固态),而液态法指的是酿酒的原料是“基酒”或者“食用酒精”,(见文中图示)所以才叫“液态法”,按照您的叙述,加水就算液态法,那么不要说中国白酒,全世界所有的酒都只有一个酿造方式—-就是您发明的“液态法”。

此外,就算固态法,也不是您说的粮食加水就完事儿了,没有酒曲,您沤肥呢?

第二条、您说液态法成本远高于固态法,按照您第一条的叙述,飞天茅台一定是液态法了?建议您去茅台官网问问(),要是茅台客服能从屏幕里够得到您,估计早就大嘴巴子伺候了。

第三条、照您这样说,中国古人是用酒精酿酒的。

第四条、无论固态液态,白酒的营养价值基本为零,这是初中生都该知道的基本常识—-白酒98%~99%的成份是乙醇和水,您告诉我乙醇和水到底有什么营养价值?或者建议您去问医生,至于白酒中含有的极少的钠、铜等成份,对人体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告诉您,我除了酿白酒,自己在终南山还有个黄酒厂,所以我对黄酒比对白酒熟悉得多,黄酒是真的营养丰富,尤其是氨基酸,居各种酿造酒之首,这个不展开说了。

您把液态法比喻成炖高汤,我真的有点儿接受不了您这种无知近乎勇的大愚若智—-粮食加水一边发酵一边炖就是液态法?那我相信您煮点儿醪糟就是在给自己液态法酿酒了。

回复这样的留言,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我其实是最不喜欢晒书装逼的,但是今儿忍不住给您推荐几本书,您要是看了,我相信今后再不会问出这么奇葩的问题了,这几本书都是业内前辈或者久经考验的,其中有的前辈已经作古,尤显珍贵,图放在本帖最后,敬请留意。

说下个问题,一位朋友提出了酒中加水变浑浊就是粮食酒的观点,平心而论,不算错误,只是不完整,我略微补充下。

加水变浑浊的酒,大致分四种情况,一种是整体都比较浑浊,用手机上的小手电从杯子底部照上去,会看到杯子里的液体是一团乳白色的雾状,光线在杯子里是漫反射状态;第二种是透明度也降低,杯子里看起来有极多的透明小颗粒在上下翻滚,透明度要比上一种强很多;第三种是不仅有乳白色的雾状,甚至可能分层或者在手电光下泛很淡的蓝色,这是因为酒精和添加成份产生了失光现象;第四种则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第一种基本可以确定是固态法的纯粮食酒,第二种很可能是度数较低(52°)的固态法白酒或者添加了原酒的液态法白酒,第三种是高端勾调酒,第四种就不说了。

因为酒中的酯类不溶于水,所以酒中加水会变浑浊,这也说明这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可靠:厂家可以通过添加酯类让自己的酒“通过”这种测试。

除此之外,白酒的鉴定方法,还有冷冻法、烧碱法、茶水法、融油法、手搓法、闻香法等其他方法,限于篇幅在这里不再展开,我会在整理脱水帖的时候把这些写进去。

看到好几个朋友提到木薯也是粮食,食用酒精也能食用的说法,特地把这部份放到最后说明一下。

以下是昨晚改过的帖子。

这个帖子发出来后有朋友留言说我在忽悠他,也有人说让我把勾兑酒留着自己喝,他要喝纯粮酿造的,也有直接让我滚蛋的,说实话挺无语的,不懂没问题,谁也不是生而知之,但是别人给你提供了查证途径,你自己不去落实,还骂人,那这辈子也就喝假酒的成色了,自找的—-您连啥叫“勾兑”都不知道,就算粮食酒放在您面前,您认识吗?您能尝出来吗?您是来搞笑的吧?酒厂最喜欢的就是您这样的冤大头。

有一个朋友的观点很犀利也很有见地,他说:合法就是好的吗?我的回答是:合法当然不一定就是好的,但是我只能说到这种程度了,确实如此。

现在重新编辑一下这个帖子,就不一一回复了。首先要说清楚一件事:“勾兑”是合法的,没有任何贬义,大众的理解有偏差,刚蒸出来的头道酒最高能达到73°,如果使用精馏塔,能达到90°,您喝得下去吗?所以必须和度数低的酒勾兑,所以,那些说自己不喝勾兑酒的人,照这种喝法,早早就抛下家人去纣王的酒池肉林报道了。

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勾兑调味”,国标GB/T15109-2008对“勾兑调味”的定义是:“把具有不同香气、口味、风格的酒,按照不同比例进行调配,使之符合一定的标准,保持成品酒特定风格的专门技术”。

这条明确说明“勾兑”是在酒和酒之间进行的,不是在酒和酒精或者水之间进行的,所以,勾兑不是造假酒的同义词。

勾兑是酒类生产加工中极为重要的工艺环节,针对不同风格、不同品质的原酒,勾兑手法也分为“释、敛、衬、掩、抗、加、乘、修、融、正”等多种手法,过程中也包含混合、搅匀、吸附、过滤、沉淀、冷冻等环节,通过勾兑,对整批酒的酒质、口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国标的规定是很明确的:要求勾兑是在酒和酒之间进行,也就是“以酒兑酒”,并不是酒和其他的东西,看到这里大家也许就能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勾兑了,这也是我一贯用“酒精酒”代替“勾兑酒”的原因,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固态法白酒一般称“勾兑”,而液态法白酒多叫“勾调”,因为固态法白酒不需要使用酒精、香精、糖精、调味液、抗爆剂、除苦剂、除杂剂等添加成份,只需要以酒兑酒就行了。

至于工业化白酒,或者说新工艺白酒,正规的学名叫做“液态法白酒”,听这个名字,“液态法”就说明了酒是在液态下被造出来的,众所周知,粮食就是粉碎成渣渣甚至粉状,它都不是液态的,而是固态,那么就说明液态法的白酒是不以粮食酿造为主的,当然这不是说液态法的酒就是垃圾,只是工艺、口感以及对人体的作用,都和固态法白酒(传统白酒)有区别。

液态法白酒的成本比传统白酒低很多很多,而且节约粮食,所以废除液态法白酒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这是大趋势,也是市场环境决定的,大部份人的购买力和对酒的品鉴水平、饮用需求,都决定了液态法白酒不会消失—-毕竟真正懂酒的人不多,而且,最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 : 1、酒類是利稅大戶; 2、固態法白酒是耗糧大戶,液態法則幾乎不耗糧,政府既要收稅又要考慮到糧食的戰略儲備,所以廢除液態法白酒,我認為是絕無可能的—任何有可能影響政府收入和“和諧穩定”的事情,政府不會容忍。

现在说说市面上的所谓“十年陈”、“二十年陈”,国家对这一块儿是没有法律规定的,一般的做法是,在500ml白酒里加入不低于50%的十年的固态法的老酒,就可以称之为“十年陈”,但这个是检测不出来的,无论技术指标还是检测设备,和固液法白酒的检测一样,目前均为空白,所以到底是1%还是50%,得凭企业良心。

再说价格(仅指拥有正规窖池的传统厂家,民间低端陶缸发酵酒,不能取得牌照进入流通渠道的不在此列),三斤粮食一斤酒,三斤粮食加上酒曲、人工、水电煤(现在用天然气)和房租,算30块钱,一个瓷瓶子算5块,一个木盒算20,瓶标、瓶塞、酒精膜、封口绸布、绳子加起来算3块,手提袋、周转箱,还有物流,加起来算20,这已经78块钱了,(光瓶无包装的成本相应减去对应的成本),再加上17%的增值税、20%的消费税,还有超市加价率,除此之外还有政策成本、隱形成本等成本是没办法算的,所以说,一、二百以下想喝纯粮酿造基本没可能,除了價格,渠道和個人鑒定經驗也很重要。

还有朋友说食用酒精也是粮食酿造的,所以可以喝,適量喝當然沒問題,但說食用酒精也是糧食造的,显然太偏頗,只需要百度就能解决,我国大量进口木薯就是为了制造酒精,此外,淀粉质的植物、玉米也都是制造酒精的原料,如果国家允许食用谷类作物提纯酒精,干嘛还要推广液态白酒?

那位让我喝勾兑酒的朋友,谢谢您,我一直在喝勾兑酒,自己廠裡勾兑的,从自己的窖池生产再勾兑的,这是实情,但是我不喝酒精酒,有下图为证,第一张是抛渣车,第二张是准备出酒的池子,第三张是我赶在出酒前回到厂里。

我的VX:qinshou-G

最后,真心告诫喝酒的人:要喝就尽量喝传统白酒,而且即使喝传统白酒,也一定不能过量。

网友“胖胖”提到了白酒的稅率,毫無疑問是非常高的,從延安時期就很高,包括我們最困難的大躍進那幾年,酒企的稅率一直沒低過,附上早期的白酒税率。

最後是關于木薯和酒精的补充叙述:

酒精,目前的生产方法可分为发酵法和工业合成法两大类,发酵法是采用薯类、谷类淀粉质、纤维素等加工而来,化学合成法主要是利用炼焦炭、裂解石油的废气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而制成酒精。

目前我国的食(医)用酒精主要是采用木薯、玉米等加工而来,木薯的平均亩产量大约在2-3吨,最高亩产已经突破6吨,目前还在大量进口,而玉米也是高产作物,所以木薯和玉米是最主要的食(医)用酒精生产原材料之一,但木薯含有氰酸毒素,必须处理,所以使用木薯生产的酒精,质检总局做了明确规定:其每升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5毫克(GB10343-2008),木薯、玉米生产酒精,属于超大规模生产的典范,根据2014年的网络调研数据,中国酒精产量已经突破九百万千升(换算为重量单位大约为900多万吨),除去出口的和其他用途的,余下这些,也够酒徒们喝一壶了。

经由木薯等物加工的酒精,还不能叫食用酒精,它的学名是:工业乙醇,必须再经过纯化工艺,才能得到纯度在95°以上的“食用酒精”,再往上还有“试剂纯”、“化学纯”、分析纯和“光谱纯”等好几个纯度,就不展开说了。

至于说酒精生产酒的成本,我发一个内部培训资料,但其实也并非秘密,只是大众不了解罢了。

除了清香,还有酱香和浓香等香型,价格大同小异,程序和成份基本类似,我就不把面和到地上去了,省得悟空小秘嫌弃我,下面是为“大圣杜哥”推荐的书。

明天周一会很忙,如果有回复不及时的情况,还请原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c009.com/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