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他一生风雨,却依旧泰然处之。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如何才算不辜负生活?那就是珍惜当下。谁都会怀旧,谁都会思乡,最都会苦闷,可如果只是烦恼,并不能改善自己的心情半分。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生活,不止眼前的柴米油盐也曾鲜衣怒马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一生风雨,却依旧泰然处之。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如何才算不辜负生活?那就是珍惜当下。谁都会怀旧,谁都会思乡,最都会苦闷,可如果只是烦恼,并不能改善自己的心情半分。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生活,不止眼前的柴米油盐也曾鲜衣怒马,坠落红尘。如果现在,你正拥有最好的年华,当自珍惜,不要让它似流水,从时光的缝隙间仓促流失。不要让错过成为一生不可挽回的缺憾,不要枉读了“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词句。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出自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原诗如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此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怎么写出一篇古诗?
诚邀,一缕英雄为您解答
导语: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一诗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诚如苏轼所说,一个人饱读诗书、学有所成的话,自然是才华横溢的,内在的气质也会显露出来。
鲁迅先生在上学时,他的老师寿镜吾就说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话。在平凡的生活中,认真地去领悟诗书的真谛和所蕴含的道理,才会获得深长的滋味,有诗书相伴,人生会更加有意义。由此可见,诗书的重要性,诗书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内在的气质和外在的形象。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有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首,孔子也曾评论《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歌源远流长,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以其格律特点和意境优美,成为传诵几千年而不衰的一种文学作品。
古诗释义回到楼主的提问,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诗的含义,其实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这种诗歌准确的名字应该叫近体诗,大致产生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到唐初已经发展成熟,唐代以后的基本上都属于近体诗。而像《诗经》、《古诗十九首》、先秦诗歌、汉乐府就属于古体诗。
我们在欣赏古诗,咏诵古诗的同时,有一个问题摆在了眼前,今天的我们还能写出来古诗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那么我们该怎们样写出一篇古诗(近体诗)呢?换句话说,我们在创作一首近体诗(格律诗)的时候该注意哪几个方面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换句话说,也就是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点:注意押韵对仗我认为我们今天要写一篇古诗,最好写近体诗风格的格律诗,就像唐诗、宋诗(宋诗以其格律出名)等,格律诗对押韵对仗、平仄有严格的要求。
押韵和对仗是创作格律诗的入门,也相对简单。《声律启蒙》和《幼学琼林》是这方面的参考书籍,也是入门级别的书籍。格律诗的创作不但讲究押韵和对仗,还对遣词造句时字词的搭配、词语的音调和整体结构的谐美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在掌握了《声律启蒙》和《幼学琼林》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参考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家钟嵘著述的《诗品》,明代《临江仙》作者杨慎著述的《词品》,吕天成著述的《曲品》,清代刘熙载著述的《艺概》,其中《艺概·卷二》专门是对诗的论述。阅读这些书籍可以进一步积淀对诗歌的认知,提高诗歌素养。
如果进入到这个环节,关于诗歌方面的论著是非常多的。当代就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沈祖棻先生对格律诗的研究著作都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再反复地阅读领悟,这样的话,就对格律诗的押韵规律有了初步的地了解,这样的话,就可以尝试着往出来写诗句了。
第二点:平仄平仄就是指古汉语字调的平声和仄声,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因为咱们的汉语是声调语言,所以学写古诗就要了解古汉语的声调。
汉语的声调就是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其中高低和升降这两个因素是比较重要的。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上声是一个低升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其实在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现代汉语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汉语中的四个声调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后来分化为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上声有一部分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去声;去声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一样;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在掌握了四声的基础上,平仄就很容易理解了。平仄虽然是诗词格律的一个专业术语,简单地说就是把四声分为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个声调。
为什么这样划分呢?因为平声的特点实没有升降的,而且发音较长;而上、去、入三个声调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发音相对较短。基于这样的特点,就把四个声调划分为平仄两大类。
如果让这两大类声调在诗中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语言就显得丰富而多样了,韵律感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单调而枯燥的感觉会随之消失,语言的美(诗歌韵律)也就显现了出来,而不至于单调。
诗歌中所谓的“抑扬顿挫”、“声调铿锵”就是这个道理,平仄的排列组合虽然有许多规则和讲究,但是谐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喻守真编著的《唐诗三百首详析》是值得一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喻守真编写的这本书是一本诗歌鉴赏的书籍,有对所选入的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唐诗的详尽解读,最值得推荐或者说值得一提的就是:作者为每首诗都标上了平仄韵律的解说。这是作者非常用心的编著,可以说是手把手的教你学唐诗。
如果阅读感到枯燥或者读不下去的时候,换一个方法调节一下——可以选择背诵一些节奏感和韵律感都很好的诗歌篇章,不断感受和领悟其韵律规则,然后再回过头来阅读诗歌鉴赏的书籍,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也会为接下来的写诗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点:创作时要注意的事宜俗话说得好,一步一个脚印。学写诗歌也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深入或者提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习方法——循序渐渐,在诗歌的学写中,也应该遵循这个道理。
如果在掌握第一点和第二点的基础上,接下来就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了。其实创作一首诗歌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诗歌归根结底也是一种文学形式,让诗歌回归到生活本身上,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获取灵感,观察感悟生活的所得就是诗歌创作的蓝图。
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追求辞藻的华丽,不要刻意地堆砌词句,诗句的通顺、自然、流畅是最重要的。
模仿格律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不失为这个阶段的一个好方法,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仿照其格式韵律依句填字,就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第一首古诗了,这是令人欣喜的一件事情。
我记得王安石在一首诗中曾说过这样的话“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其实王安石所指的“寻常”不仅包括观察事物、解读人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这两句话也可以看成是诗歌创作的规律,可以用在诗歌的创作上,正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你一开始创作出来的诗歌来源于生活,诗歌言之有物,即使格律不是很严谨,亦不失为一首好诗。写着写着,自然就熟能生巧了,创作的灵感也就源源不断了。话说回来,这个阶段仍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不断摸索的阶段,需要一定时间和经验的积淀。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说的确实不错,诗歌的创作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在这里,我打个比方,如果把押韵对仗和平仄比作诗歌创作的基本功的话,那么诗歌创作的技巧就属于你的内容、才华、才情了。
分享心得说了这么多,也是我自己在学写诗歌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吧。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能触动的灵感的事物,也会随手用诗把它们记录下来。在此,我愿把我写的一些诗摘录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首是《七律·观书偶得》,是我在去年秋天的一个深夜里读书时写下的。诗如下:
寒江渐冷菊初黄,蝶梦庄生醒苍茫。
月妙喜得人赏玉,秋深自有影扶墙。
拈花难笑心传印,锥针何堪发上梁。
释世两厢皆道理,禅天对半属寻常
第二首诗《无题》诗,模仿李商隐的《无题》格律和诗意写下的。诗如下:
冷屏难辨夜昼天,云起风逐秋月圆。
煮酒不邀无义客,挥毫常书有情缘。
鹤鸣九皋多奇士,松笑荒坟几俊贤。
唯恨平生诗里醉,总将心语轻易传。
第三首是《七律·包饺子》,今年除夕夜,和家人一起包饺子,馅是韭黄和鳞虾米,包好的饺子鲜香味美,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如下:
西风昨夜荡绒花,宵旰馋思美饺奢。
奇货常忧豚肉贵,岁寒时令韭黄芽。
挥手扬起尺三雪,落案抟成白玉葩。
开动巧心和万物,鲜膄须靠炙鳞虾。
结语鉴于篇幅,我只列出了自己写的三首小诗。在正文中,我结合自己学写古诗的经历,大致把一些要点都写出来了。要想真正写好一首古诗,就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假以时日,一定会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来的。
感谢作者的提问,以诗会友,其乐无穷。
古诗难写,首先要大量诵读古诗,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要做到腹有诗书,模仿参照;其次要有感而发,要真正感觉有所触动才会有写诗的冲动;要有写古诗的常识,比如押韵对仗,再次要先易后难,先写四言绝句,再写七律。总之古诗难写,要经常磨炼,反复修改,反复吟诵,博览群书,才能出口成章,口吐珠矶而有所成,谢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c009.com/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