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州的民风民俗作文

新春开笔  读书人用大红纸,书写吉利辞名,或”一年四季,读书大吉”这类,这叫”新春开笔”,也有写比较长的,如”新春开笔,大吉大利。一年四季,万事如意。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门清吉,人口康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写好后,贴在板壁上。会赋诗的人,则触景生情,做几首新自勉的诗。  摆

新春开笔

  读书人用大红纸,书写吉利辞名,或”一年四季,读书大吉”这类,这叫”新春开笔”,也有写比较长的,如”新春开笔,大吉大利。一年四季,万事如意。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门清吉,人口康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写好后,贴在板壁上。会赋诗的人,则触景生情,做几首新自勉的诗。

  摆元宝

  每户人家用红糖和糯米、籼米制成大小元宝,取招财进宝之意,凡是家中用于贮藏物件的地方,如谷仓、米缸、书橱、箱笼、衣柜、抽屉、坛罐等等,都放上一个小元宝。

  出行

  正月初一出门,要选方向。先在灶神前烧香,然后拿一空锅,中放一勺,用力旋转,根据最后停下的柄首所指方向,由一人持剪前去,然后听见和记住遇见第一人所讲之话,以剪裁之(虚拟动作),意即取其一半,归来占卜,这叫”香卜”,俗叫”卜剪听”。

  喜口彩

  每逢过年,温州一带民间喜讨口彩,只准讲吉利话,忌讲不吉利话。”亲戚酬酢,吉语生馨,即岁时送礼亦必加太平钱、万年青柏等事,否则指为一祥。”(清孙同元《永嘉闻见录》)

  送元宝

  初一日,有人把红糖元宝用红绳缚在万年青的树枝上,沿门挨户送吉利话,由一人打着竹板,现编俚语,一人摇春柴(樟树枝叶)专门应”好”,这叫”送元宝”或”喊元宝”。温州有俗语:”正月初一送元宝,句句讲好。”讲完,每户给点年糕或零钱。永嘉送元宝之歌云:”元宝进门台,好!金银大发财,好!积德积善前世修,好!元宝扭一扭,好!养猪大如牛,好!元宝显一显,好!赤脚蓬头刘海仙,好!刘海仙戏金蟾,好!金钱银钱送上府来,好!福禄寿禧万万年,好!”

  卖技

  在苍南、平阳一带,正月初一到初三夜,都有卖技队提着灯笼,上人家门口高声颂吉祥词,俗称”卖技”或”卖奇”。所到人家则送些年糕、香烟或红包,三宵乃止。有些喜事人家(如结婚、贺寿、建房、生子等)还提前预约,开门迎入堂屋,以香烟、酒席款待,称”扮新屋”或”扮新娘”。

  新年鼓

  元旦期间,民间还有文化娱乐活动,如新鼓和吹打乐。新春天亮,小儿结队成群,携有锣鼓,沿街敲打,此往彼来,络绎不绝,叫”新年鼓”。有些人家则集合邻友,演奏各种乐曲,有吹打曲,也有清唱,欢乐而热闹。

  舞龙灯

  春节民间有舞龙习俗。在平阳,十余人手擎彩龙,至庙宇和大户门前舞龙,主家酬以红包、年糕、糖果。又有白龙,龙用白色苎布制成,内可点灯,也称”龙灯”,由10多个小青年擎着,一般都到庙宇住宿,设香炉、锣鼓,由唱书先生唱故事或颂词,叫”参龙”。庙宇头家要酬给钱物,安排住宿。活动以一个月为限。

  迎年

  在平阳等地,元日午夜人们设香烛于室,并在神前放爆竹,谓之”迎年”。

  点岁灯

  从初一至初五,每夜在寝室中燃灯,直到天明,名曰”岁灯”。

  迎灶神

  在平阳等地,初三凌晨或初四夜有迎灶神的习俗。谓”灶神于腊月二十四朝天,今日回归,故祈此迎之”(《平阳县志》)。在永嘉楠溪江两岸,则在正月初一清晨迎灶。俗称灶神爷十二月廿四夜上天,正月初一早晨,从天上回来。每户人家把新的灶神爷像贴在神龛里,再点上香烛,泡一盏茶,祭拜神像。

  新年禁忌

  旧时,正月初一不煮饭(除夕多留饭于新年吃,取”吃剩有余”之意)、不担水、不串门、不缝针线。一般不扫地,倘非扫地不可,则须由外向内施帚,禁忌向外扫地,俗谓财富会流失。晚饭早吃,不点灯,放过爆竹(谓”关门炮”),早早入睡。新年期间还有不吵嘴,不动刀斧,不杀生,以及禁讨债等禁忌。据说,吵嘴会落彩头;刀斧是凶器,动了不吉利等;还有不能说不吉利话,不能打骂人等。永嘉茹溪一带有人在新年打了一下孩子,说是被”开年”了,一年就不顺利。在平阳,五日内不挑粪,不倒马桶,不得敲击地盘,即如” 桶”之类。现在这些习俗已基本消失。过去农村还有”正月慢”的习俗,农民到初七、初八才下田,一般商店到初五才营业。现在风气转变,近几年,打破这一传统习俗,有的地区,在正月初二就结队(有的还全家出动)下田挥锄整地和送肥到田头了。一些商店也打破惯例,初二、初三就开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c009.com/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