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粱、小麦、麸皮为原料,合理配料,泥底砖窖,混蒸混烧,高温大曲、中温大曲和麸曲混合使用,外加白曲、酵母、细菌强化发酵,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长期贮存,分型勾调。原料→粉碎→润料→配料→蒸料→摊凉→加水、曲、生香酵母→高温堆积→翻堆→入池发酵→出池→蒸馏→酒粮糟补水,即流酒后出甑的糟子加入适量清水,拌
以高粱、小麦、麸皮为原料,合理配料,泥底砖窖,混蒸混烧,高温大曲、中温大曲和麸曲混合使用,外加白曲、酵母、细菌强化发酵,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长期贮存,分型勾调。原料→粉碎→润料→配料→蒸料→摊凉→加水、曲、生香酵母→高温堆积→翻堆→入池发酵→出池→蒸馏→酒
粮糟补水,即流酒后出甑的糟子加入适量清水,拌和均匀,配料,用清蒸后的稻壳覆盖在料堆上,上甑前10分钟―15分钟掺和均匀,润料时间不少于60分钟。高温堆积是酱香型和兼香型白酒采用的重要工序。目的是使糟醅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酶作用,转化为还原糖和氨基酸,再进一步反应生成各种香味物质。高温堆积过程是富集空气中酵母大量增殖的过程,进而增加了单细胞蛋白,使糟醅中的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是嗜热芽孢杆菌的增殖过程,以及料醅中微生物的消长过程。因为高温堆积能够网罗空气中的有益微生物,为产生芝麻香的前体物质创造条件。 堆积过程中,淀粉、蛋白质分解,糖分、总酯上升,温度升高,使糟醅发出悦人的复合香,高级醇、乙缩醛、双乙酰、2,3-丁二醇、酯类化合物及杂环类化合物均明显升高。当堆积温度达到40℃―45℃时,有利于蛋白酶及肽酶对蛋白质分解生成芝麻香型白酒的香气成分。糟醅中含有的地衣酵母等菌种,可将蛋氨酸转化为3-甲硫基丙醇及丙醛等芝麻香味物质。高温堆积对吡嗪类香气成分的形成至关重要。堆积时间长,酱香突出。芝麻香型白酒堆积温度在45℃―50℃,堆积糟表面层生出大量的白色斑点,并闻到浓郁的果香。生产的酒酒体幽雅细腻、绵柔丰满,芝麻香风味典型。如果堆积时间过长,酱味会过于明显,芝麻香不典型。因此,掌握恰当的堆积时间和堆积温度是生产芝麻香型白酒成败的关键之一。 经试验,堆积48小时,品温达到45℃―50℃,产出的酒芝麻香较好。
(1)气温低、保温差的季节应建堆积房,堆积房要宽敞,操作方便并有通风装置。
(2)收堆前加入混合曲,同时加入糟酒5千克左右于粮糟中,拌和后收堆。(3)堆料要求方正平坦坝状,堆高50cm―70cm,并视气温高低覆盖草帘,气温低时盖48h,防止表层失水结块。(4)堆积的过程中,每天应用20%vol―30%vol的酒尾10kg―15kg喷洒表面,保持表面水分,并视堆温变化,24h倒堆一遍。(5)收堆条件:温度25℃―28℃,水分52%―53%,淀粉20%―25%,酸度1.5―2.20。 (6)堆积品温要求不穿皮,表面零点菌落,闻到带甜的酒香味为宜。否则,温度过高,发酵过老,糟醅烧霉成块,会带来不良气味。高温发酵是形成芝麻香风格的必要条件。芝麻香型白酒中的含氮化合物对芝麻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含氮化合物的生成,与蛋白质的降解是分不开的。发酵过程是蛋白质降解的系列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转换成呈香呈味物质的重要阶段。而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及物质转化的重要因素,便是温度,如分解蛋白质的蛋白酶及肽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45℃,因此,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芝麻香风味物质的生成。芝麻香型白酒由于窖池独特,各层发酵糟醅蒸出的酒,质量有所差别。底层受人工窖泥的影响,己酸乙酯含量较高,酒质偏浓;中层乙酸乙酯较高,酒质偏清;上层酒焦香、酱香味略重,酒质偏酱。因此,这三种不同风格特点的原酒要分层蒸馏、分级贮存。 芝麻香型原酒的贮存容器以陶坛或陶缸为宜,这有利于原酒产生芝麻香陈味,芝麻香原酒贮存时间至少在3年以上。贮存时间短,芝麻香型酒的细腻度差,风格典型性不强
浓香型大曲酒是我国独有的民族工业瑰宝,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消费者众多。其传统的酿造工艺依序包括:剥窖、抱黄水坑、舀黄水、出糟、混糟堆放、续糟润粮拌和、蒸馏取酒、出甑打量水、降温拌曲、糟醅入窖、密封发酵诸工序,及挤糟蒸馏取酒、丢糟发酵、重新蒸镏及产生扔糟各工序,以及蒸镏取酒过程产生基础酒和尾酒、对基础酒定级、定级后的酒入库陈酿诸工序。其工艺虽然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代人的总结、完善与创新,已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由于采用的方法是用大曲药进行开放式、多菌种的自然发酵,对白酒质量及出酒率的可控性难度较大,因此,提高白酒质量及出酒率,仍然是白酒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白酒产品的消费,日趋理性化和专业化,他们需要物美价廉的高品质白酒,为适应这一需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就必须对传统工艺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酿造浓香型白酒的传统工艺存在着如下的弊端:(1)传统工艺在控制出窖糟醅酸度、水份方面存在的弊端。浓香型大曲酒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水份,而浓香型酒的生产工艺和发酵原理,决定了本发酵周期的出窖糟醅必须具有合适的酸度和水份,才能有利于下一周期的生产,而产出高质量的白酒。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和水份,主要集中在黄水中,要排出糟醅中多余的有机酸和水份,就必须去除掉大部分黄水。目前,浓香型酒生产厂家按传统工艺去除黄水的普遍方法是:将完成一个发酵周期窖池的封窖泥全部剥开,移去面糟,然后在窖池的中部或一端,将糟醅向下至底挖出一个长方形或三角形坑称为抱黄水坑,黄水具有流动性,会通过糟醅断面渗透到坑内,然后通过人工用舀子将黄水舀出。这种去除黄水方法的弊端在于:首先,黄水的粘性较大,让其自然浸出速度较慢,短时间很难将糟醅中所含黄水提取干净;其次,在黄水提取过程中,下层糟醅始终都在黄水的浸泡之中,无论提取的时间有多长,下层糟醅中的黄水都无法有效渗出,最终使下层糟醅的酸度、水份都很大。特别是在秋季浓香型白酒生产“转排”时,由于糟醅所含水份多黄水量大、酸度高,这种方式抽取黄水很难将糟醅、特别是下层糟醅的酸度、水份降下来,因而导致“转排”时间长、效果差,影响后续生产。同时,抽取黄水时,糟醅一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但很容易因感染杂菌而影响酒质,而且酒精的挥发损失较大,特别是在夏季尤为明显;并且,在挖黄水坑时挖出的约二甑量的糟醅,是不同层次的糟醅混合体,其优质糟和普通糟混合在一起,使这一甑量的糟醅整体质量下降,影响了优质酒的产量。浓香型大曲酒是我国独有的民族工业瑰宝,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消费者众多。其传统的酿造工艺依序包括:剥窖、抱黄水坑、舀黄水、出糟、混糟堆放、续糟润粮拌和、蒸馏取酒、出甑打量水、降温拌曲、糟醅入窖、密封发酵诸工序,及挤糟蒸馏取酒、丢糟发酵、重新蒸镏及产生扔糟各工序,以及蒸镏取酒过程产生基础酒和尾酒、对基础酒定级、定级后的酒入库陈酿诸工序。其工艺虽然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代人的总结、完善与创新,已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由于采用的方法是用大曲药进行开放式、多菌种的自然发酵,对白酒质量及出酒率的可控性难度较大,因此,提高白酒质量及出酒率,仍然是白酒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白酒产品的消费,日趋理性化和专业化,他们需要物美价廉的高品质白酒,为适应这一需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就必须对传统工艺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酿造浓香型白酒的传统工艺存在着如下的弊端:(1)传统工艺在控制出窖糟醅酸度、水份方面存在的弊端。浓香型大曲酒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水份,而浓香型酒的生产工艺和发酵原理,决定了本发酵周期的出窖糟醅必须具有合适的酸度和水份,才能有利于下一周期的生产,而产出高质量的白酒。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和水份,主要集中在黄水中,要排出糟醅中多余的有机酸和水份,就必须去除掉大部分黄水。目前,浓香型酒生产厂家按传统工艺去除黄水的普遍方法是:将完成一个发酵周期窖池的封窖泥全部剥开,移去面糟,然后在窖池的中部或一端,将糟醅向下至底挖出一个长方形或三角形坑称为抱黄水坑,黄水具有流动性,会通过糟醅断面渗透到坑内,然后通过人工用舀子将黄水舀出。这种去除黄水方法的弊端在于:首先,黄水的粘性较大,让其自然浸出速度较慢,短时间很难将糟醅中所含黄水提取干净;其次,在黄水提取过程中,下层糟醅始终都在黄水的浸泡之中,无论提取的时间有多长,下层糟醅中的黄水都无法有效渗出,最终使下层糟醅的酸度、水份都很大。特别是在秋季浓香型白酒生产“转排”时,由于糟醅所含水份多黄水量大、酸度高,这种方式抽取黄水很难将糟醅、特别是下层糟醅的酸度、水份降下来,因而导致“转排”时间长、效果差,影响后续生产。同时,抽取黄水时,糟醅一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但很容易因感染杂菌而影响酒质,而且酒精的挥发损失较大,特别是在夏季尤为明显;并且,在挖黄水坑时挖出的约二甑量的糟醅,是不同层次的糟醅混合体,其优质糟和普通糟混合在一起,使这一甑量的糟醅整体质量下降,影响了优质酒的产量。蒸馏是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中提馏酒精和香味成份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白酒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蒸馏时,将完成一个发酵周期的糟醅,通过蒸馏得到不同档次的基础酒,同时也会产生基础酒产量1.5-2倍的尾酒,尾酒中含有10-15%(v/v)的酒精和大量的酸类、高级脂肪酸乙酯和一些结构复杂沸点高的异杂味物质。为回收尾酒和黄水中的酒精及部分有机酸,众多白酒生产厂家便把本甑产生的尾酒,倒入下甑蒸馏时的底锅内进行回蒸,并同时倒入一定量的黄水与尾酒同时回蒸,这种传统的蒸馏方式具有如下问题:a、首先,由于尾酒、黄水的加入,人为的加大了蒸馏时酒蒸汽的酒精浓度,使基础酒中酯类等醇溶性物质的含量增大,而有机酸等水溶性物质的比例减小,从而使基础酒微量成分比例不协调,影响了酒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c009.com/7966.html